毛澤東與斯諾

毛泽东与斯诺, Mao zedong and Snow

電影長片 首映於 2000-01-01

國語片,片長 104 分鐘

1935 年夏天,為揭開層層迷霧之中的“紅色中國”的內幕,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好友年輕的醫學博士馬海德馬突破封鎖來到延安。在長達四個多月的深入採訪中,斯諾不僅對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信念、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紅軍領導人毛澤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毛澤東質樸的作風、

詼諧的談吐、淵博的學識、寬大的胸懷和對中國及世界歷史的未來洞見,令斯諾著迷、折服。斯諾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認真求實的精神,也使毛澤東與他的戰友們深深感動。出於記者的良知,斯諾在回到北平後,不顧國民黨當局的威脅恐嚇,在記者招待人和各種報告會上,在新聞紀錄電影的放映會上,向世人披露了紅軍的真相,揭示了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風貌、人格魅力以及他們所以不可戰勝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他還在夫人海倫的協助下,撰寫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一書,使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真切地了解了尚處於弱小狀態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和抗戰勝利的曙光。 1939年,斯諾再次來到延安,並見到了已在中國紮根的馬海德醫生。建國後,斯諾應毛澤東之邀,第三次來中國,宣傳新中國的變化,為中美建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就在尼克松總統訪華的前兩天,斯諾因病去世,留下了深深的遺憾。他生前一直致力於溝通中美的關係,卻未能看到中美兩國領導人跨越大洋歷史性握手的那一刻。毛澤東得知消息,熱淚湧流,他不顧大病初癒,遙望西北方天際,回憶著他們兩人幾十年純潔真摯的友誼。依照斯諾生前的遺願,他的一半骨灰被送回他無比熱愛、深深眷戀的第二故鄉--中國,安放在他曾執教的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盛開的黃菊,擺放在斯諾的碑銘旁邊,墓碑上用中英文刻著: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 。

得獎

2001 中國電影華表獎 7 屆 優秀故事片 

錯誤回報
內容說明
錯誤等級
建立日期錯誤敘述回應日期回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