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7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入圍討論,得獎關鍵究竟是歌聲、詞曲抑或是電影精神?
Asia MovieCool
於 2020-11-05 建立 ・ 146 views
排除
重整
說明
文 / 放映雞_放電影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不容易評價且難以公理斷之的獎項之一。首先是音樂的好壞本就充滿靈性,要用客觀標準或心情感悟去說服人「欣賞」,推坑歌曲是比推坑電影還難上許多,青菜蘿蔔始終各有所好。況且它不如其他獎項那般與電影密不可分,剪輯、配樂、演技等等很難跟影片拆開來看,但歌曲幾乎算是獨立作品,有時它好聽但沒有故事,有故事又不一定好聽,更甚者是電影不怎麼動人,歌曲卻比影片本身還沁人心脾,那麼原創電影歌曲的最佳解到底是什麼呢? 於我而言歌曲和電影的連結是最重要的,兩者最好能缺一不可、相得益彰,像〈My heart will go on 〉之於《鐵達尼號》,閉上眼時歌聲就把劇情畫面帶入腦海,又或者08年獲獎的〈國境之南〉,把《海角七號》全片的人事風景、溫柔悵惘都裝進歌裡,也替電影氛圍與質感加分不少。 【金馬57入圍:刻在你心底的孤味、歡迎嚟到消失的Happy Family】 目前兩首討論度較高的入圍歌曲如下,盧廣仲演唱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贏面不小,濃縮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中情感,將電影化作細水長流,在觀眾心中迴盪不已;競爭者〈Lost and Found〉,由《消失的情人節》女主角李霈瑜演唱,有著和影片一樣討喜的清新風格,但歌詞內容和英文演唱都和電影本身有些貌合神離,更傾向是首優秀的插曲而非主題曲。 另外,馬來西亞創作歌手黃明志的〈Happy Family〉也來勢洶洶,他導演的作品《你是豬》取材自真實校園暴力事件並以小見大,犀利批判馬國的教育制度和種族問題,因政治敏感所以無緣馬國院線,將於11/20號在台上映。歌曲使用了中英文、馬來文、印度語共四種語言,字字扎心、句句帶刺,其與電影和社會的強烈連結、議題性之豐富度很有可能成為摘金關鍵。 最後兩首入圍歌曲分別是《孤味》的同名主題曲、《狂舞派3》的〈歡迎嚟到呢座城市〉,但目前在 Youtube上都還沒有音源,就等待頒獎典禮時見真章吧。 【重聽57年來的最佳歌曲,你最喜歡哪一首?】 其實「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項流變多次,1963 年第一屆金馬獎就有「最佳音樂」獎,後區分成歌劇(舞)片及非歌劇(舞)片兩類,1979 年時非歌舞片則細分為「最佳配樂」與「最佳電影插曲」,1992 年把「插曲」改成「歌曲」,1997 年又新增了「原創」二字,強調歌曲必須是專為報名影片所譜的全新創作,詞與曲皆須是首次使用於該影片。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勵對象包含作詞者、作曲者及演唱者,也有不少一人獨得的例子,像 2011 年《翻滾吧!阿信》亂彈阿翔的〈完美落地〉和《翻滾吧!男孩》何俊明的〈陽光〉和前年《誰先愛上他的》李英宏的〈峇里島〉,三位都是詞曲唱一手包辦。去年《返校》雷光夏的〈光明之日〉、07 年《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的同名主題曲,演唱者也有參與詞或曲之創作,這類主題曲好似特別深得人心呢! 更多貼文請見:https://moviecool.asia/playlist Jinma 來跨 金馬解密 https://jinma.today/timeline
更多 Cool 文
影史庫
汉
登入
MovieCool 華文影史庫 | 電影、連續劇、影人
×
MovieCool 華文影史庫 | 電影、連續劇、影人
×
MovieCool 華文影史庫 | 電影、連續劇、影人
×